目前分類:建康減重百科 (57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報導】

病從口入,但食物也能成為青春的良方。醫師指出,綠茶、番茄、蘋果、杏仁、蔓越莓、花椰菜、深海魚類、地瓜、小麥胚芽、黃豆是十大青春食物,可以多多攝取。

榮新診所副院長丁綺文指出,常吃抗氧化食物的人,比較不會罹患癌症、心臟病和老年痴呆等老化疾病,而且熱量低,經常攝取也不容易胖。

近年來,歐美國家也開始流行喝茶,但歐美人士只喝紅茶,不像華人、日本人懂得欣賞綠茶。綠茶屬於未發酵茶,含多種生物類異黃酮,其中兒茶素為強力抗氧化物質,可以阻止壞的膽固醇氧化,因此不會堆積在血管壁變成斑塊。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優活 更新日期:2008/11/20 09:35 uho編輯部

良好的飲食習慣對防治脂肪肝有很大的幫助,光田醫院血液腫瘤科柯萬盛醫師提出以下幾項注意原則供民眾參考:

一、不要過度補充糖類食物。

二、飲食中限制動物性油脂,選擇易消化而含膽固醇少之奶油脂,及植物油。

三、蛋白質對肝臟病人是不可缺少的,充分的蛋白質可以保護肝細胞的功能,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防止水腫,含血及腹水。含有蛋白質食物,有瘦豬肉、牛肉、豆干、雞蛋、羊肉等。

四、適當的維生素攝取:肝內儲存著多種維生素,並且參與肝臟之代謝。當肝臟受損時,會影響維生素之吸收,尤其是維生素A、B、C及K等缺乏。當出現維生素缺乏時,應及時補足。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腹部脂肪與心臟病以及糖尿病風險增加有關,現在有篇重要的最新研究顯示,腹部脂肪與早死有關。

  研究人員追蹤參與全世界最大型、最長期健康研究約36萬名歐洲人,結果發現,腹部脂肪最多的人,早死的風險比腹部脂肪最少者多兩倍。

  不管參與者是不是過重,死亡風險都會隨腰圍增加而增加。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規律的運動,有助於減低罹患癌症的機率,不過,睡眠不足有可能讓運動白費。

 

這項以將近六千名18到65歲的美國婦女為對象的研究再次確認,經常運動的人,罹癌的機率比較低,不過運動的效益,會因為睡眠不足而打折扣。

 

研究人員把調查對象,依照運動量多寡,分成兩組,單純就運動比較多的那一組進行睡眠分析,結果發現,每天睡眠不足7小時的人,罹癌的機率比睡眠超過7小時的人,高了將近一半。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更新日期:2008/11/16 12:46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六日電)行政院衛生署調查顯示,台灣的國、高中生每三到四人就有一人過重或肥胖,含糖飲料及速食吃得多,一週運動量常常不到三天,且過重與肥胖比例都是男多於女。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許惠恆指出,台灣的青少年過重肥胖而導致代謝症候群,提早面臨成人病的威脅,這個的問題癥結與英國名廚傑米.奧立佛碰到的問題類似,就是青少年學子的飲食普遍高熱量且營養不均衡,又缺乏活動機會。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6、2007年針對國中、高中高職五專學生健康行為調查發現,國中生約每四人就有一人體重過重或肥胖,高中職專生約每三人就有一人,不分年齡,過重與肥胖的比例都是男多於女。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國廣播更新日期:2008/11/14 18:56

依據營養專家建議,一般人以均衡攝食魚肉豆奶類6大類食物,以提供身體所需必須的營養素,並維護健康,南投縣衛生局表示,目前市售奶粉、奶類製品,不論是進口或者是本地產品,均須經衛生署檢測,結果為「未檢出」之合格奶粉及奶類加工產品,始得販售,民眾可適量攝取以維護身體健康。(黃資茗報導)

 

衛生局表示,魚肉豆奶類6大類食物是人體必須的營養素,營養專家建議我們奶類需要的份量為每天1~2杯,牛奶及發酵乳、乳酪等奶製品都含有豐富的鈣質及蛋白質,適當攝食能提供身體所需,民眾應適量攝取以維護身體健康。

 

三鹿奶粉">三鹿奶粉事件發生至今,民眾對於奶粉及奶類加工產品仍懷有恐懼感,雖想購買但仍存疑。該局對此指出,衛生署宣布,所有奶粉、嬰幼兒奶粉及奶精原物料,不論是進口或者是本地產品,都必須經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LC/MS/MS)檢測,結果為「未檢出」,才算合格,始得販售。毒奶粉事件發生迄今,該局仍持續加強市售產品、原料等源頭稽查及疑似產品送驗工作,以確保本縣架上市售的奶粉、奶類製品都是安全的,民眾無庸過度擔心。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十大祕訣 輕鬆成為健康績優股

優活 更新日期:2008/11/13 09:42 uho編輯部

您吃對了嗎?現代人的飲食有許許多多的迷思,各式佳餚食譜、營養食品處方等,令人眼花撩亂、無所適從,常言道:「病從口入。」「吃什麼東西,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奇美醫院營養科 - 李春松主任表示,早期台灣人多死於傳染疾病,而威脅現代人的隱形殺手是慢性的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分析兩者的差異,台灣人以前的飲食習慣不錯,只不過是衛生條件差。而現代台灣人的慢性病又可稱為「生活習慣病」,這些病在五十年前的台灣是很少發生的,因為許多病情是因為錯誤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所引起,若能遵行正確的飲食法,可以讓身體情況改善,健康過生活。

 

李春松主任特別提供以下一些健康祕訣: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新社 更新日期:2008/11/12 14:05 楊玫寧

(法新社華盛頓十一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肥胖兒童和青少年的頸動脈損傷程度與中年人不相上下。

密蘇里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教授、堪薩斯州堪薩斯市兒童慈善醫院的心臟病科醫師拉古維爾指出:「我們發現這類兒童的頸動脈狀況比較像是四十五歲的人,而非他們同年齡的兒童。」

根據這項在紐奧良舉行的二零零八年美國心臟學會科學會議上提出的報告,研究人員利用超音波檢查頸動脈壁的厚度。人體血液經由頸動脈從心臟輸送至腦部。

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CIMT)增厚顯示斑塊累增,可能造成頸動脈阻塞,進而引發心臟病和中風。

研究人員分析了因肥胖、膽固醇值異常、家族有早期心臟病史,而屬於「危險群」的三十四名男童和三十六名女童。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SNQ健康優購網 吳威君營養師

根據國民健康局修訂後的代謝症候群標準,腰圍是腹部肥胖(Central obesity)的重要指標,也是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的重要危險因子,過去常將BMI(身體質量指數)也作為判別腹部肥胖標準之一,但腰圍大小和代謝症候群的相關性更高,若腰圍超過標準,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下列五項指標符合三項以上即有「代謝症候群」:

危險因子
異常值
腹部肥胖-腰圍 男性≧90公分
女性≧80公分
血壓 收縮壓≧130mmHg,舒張壓≧85mmHg
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心血管保護因子) 男性<40mg/dl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Wnews 更新日期:2008/11/11 01:07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當一名骨科醫師,在專業上經常需要奉勸過胖的病人得減減體重,如此對骨骼和關節會好一點,尤其是年紀大的患者,成大醫院骨科部主任林啟禎教授說,理想是一回事,落實並不容易。

林啟禎教授表示,他自己曾經努力減重過,依據「少吃多動」的原則,5年前可以在半年內減掉12公斤,成效相當不錯,不過還是慢慢胖回去,因為很多人想要減重時都很努力,但是有了成效後,很容易就又鬆懈了。

林教授進一步說明,當把減重變成一種生活的習慣與態度,體重控制才有可能持續下去,以自身剛參加過醫院員工體重控制班體驗來談,態度可能是關鍵。

林教授指出,年紀大了,好像也沒吃什麼東西,但體重就是控制不下來,其實肥胖也是很多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因此對過重病人而言,適度減重可以讓身體更健康,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新陳代謝速率會從高峰往下掉,吃同樣的東西,中老年人因想得多卻做得少,導致代謝得太少,就可能在身上堆出肥肉,同時代表了身體正在逐漸老化的趨勢與現象,身體機能自然也會走下坡。

做飲食的記錄也會有幫助,除了可以幫助計算攝取的熱量值外,也可以用來檢討有哪些食物應該剔除在食單之外,或是應該減少攝取量,或可以用什麼食物來取代。而在成年人的社會飲食應酬文化裡,如何建立策略運用的提醒與節制,更是重要的課題。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太飽 傷脾胃 穴位按摩 可舒緩腹脹感

文/李聰界

近年來,「大胃王」比賽相當盛行,然而一不小心,就會發生因吃太快、吃太飽導致噎死的意外。長期過量飲食也會導致胃的彈性疲乏,影響到吸收,必須正視。

中醫很重視脾胃在整個生理功能中的地位,其功能類似消化系統。舉凡任何食物進入胃都會先經過初步處理才進入大、小腸。所以如果脾胃活動正常,就能促進對於食物的吸收。

過度的飲食就是中醫所謂的「飲食不節」的情形,若因過飽、過食導致脾胃撐帳,就會出現傷食的情形。除了腹滿、腹悶的表現外,另一方面會有噁心、嘔吐、撐脹、吞酸、排便不順暢、便秘等情形。

若損傷了脾胃,甚至會經常性的打嗝、呃逆、胃口變差。若是發生在小孩身上,比較擔心的是,脾胃吸收不良,進一步影響生長發育,也就是中醫所謂的「疳證」。

人吃五穀雜糧,脾胃的受損多少會影響到營養的吸收,若是一旦傷食,需要知道如何預防與治療。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 更新日期:2008/11/08 15:50 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肥胖的青少年及早減肥,動脈硬化問題還是可以逆轉勝!研究發現,從小就胖的人,「頸動脈內皮+中皮」厚度增厚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6倍,未來將出現動脈硬化。但長期追蹤也發現,只要能夠及早減肥,青少年恢復力佳,可以解除動脈硬化警報。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大成在台灣醫學會報告「兒童時期與現在肥胖指標的變化與心血管危險因子及臨床前期動脈硬化的風險」研究。

蘇大成說,當身體質量指數 (BMI)越高,血壓、血糖、血脂異常的機會就越高,原脂蛋白分布異常越高。原脂蛋白是人體膽固醇上的輔,可用以了解肥胖者體內高、低密度膽固醇的分布異常狀況。

但是,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這些肥胖的年輕人血管已經開始老化,他們的「頸動脈內皮+中皮」厚度增厚。蘇大成說,從小到大都肥胖的人,頸動脈變厚的機會是一般人的4.6倍,也就是說,他們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和動脈硬化的機會很高。

家中有小胖子的家長別灰心,蘇大成說,現在減肥一切都還來得及!研究發現,小時候屬於肥胖,但是長大卻變瘦的人,跟從來沒有胖過的人相比,心血管危險因子、動脈硬化前期的風險都沒有增加。因此肥胖青少年只要減肥,動脈硬化的警報得以解除。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從小胖到大 心血管罹病風險較高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8/11/08 14:03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八日電)國內研究指出,小胖子大約有三成罹患脂肪肝;從小胖到大的年輕人,心血管疾病的罹病風險是同輩的四點六倍。學者認為,小孩白白胖胖固然可愛,但為了長遠健康,減肥還是要趁早,只要回復正常體重,生理機能就可以回復正常。

根據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台大醫院內、兒科及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這兩天發表在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指出,兒童、青少年時期及目前的肥胖,都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尤其是從小胖到大的年輕人,風險最高。

台 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大成指出,這項研究在2006到2008年追蹤七百九十一位二十一歲年輕人,回溯他們過去八年的體重,其中七十八位目前肥胖,九 十八位體重過重,所有人測血壓、血糖、血脂、原脂蛋白分布、胰島素阻抗性,也以超音波測量頸動脈內皮與中皮厚度,結果顯示,愈胖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愈高。

蘇大成說,頸動脈內皮及中皮的厚度,可以用來評估心血管的功能,而持續肥胖的年輕人,前期動脈硬化的風險比同輩高出四點六倍;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小時候胖,長大不胖,各項心血管疾病及前期動脈硬化的風險都不會增加。

另一份相關研究則顯示,台灣地區肥胖兒童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盛行率約三成,幸運的是小胖子只要減肥、運動、控制飲食,脂肪肝的症狀就會消失,不至於要靠藥物治療,但若持續肥胖及脂肪肝,就會增加肝硬化的危險。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 更新日期:2008/11/06 04:09

「多吃蔬菜、水果,醫生遠離我!」但每天究竟要吃多少份量才算合適?營養師建議兒童1天要吃5份蔬果、成年女性7份、成年男性9份,每份的份量又如何換算?

苗栗縣衛生局食品衛生課長林玉禎說,蔬菜1份約100公克,相當於生菜1碗或熟菜半碗;水果1份約3到4兩,相當於1個拳頭大小或切好後1個飯碗的量。前述用來計算份量的飯碗,是指一般吃飯用的小碗,容量約240CC。

(記者傅潮標整理)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越低越健康? 好膽固醇in 壞分子out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和台大內科教授吳寬墩昨天指出,醫界證實,膽固醇越高,罹患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越高,但也不代表膽固醇越低就越好;但另一方面,如果能控制血壓,就能減緩腎功能衰退。

台大指出,國外的高血脂症指引已訂出以總膽固醇值除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作為預測未來出現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果得出比值大於5,就要嚴格降低血脂。陳 明豐指出,由於國人營養情況大幅改善,許多人膽固醇偏高,如今看到美食反而不敢碰;但他認為,與其處處都要忌口,倒不如從運動、飲食及藥物三方面著手,偶 爾還是可嘗嘗美食。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王宗道指出,過去大家害怕膽固醇偏高,進而引發動脈硬化性疾病,以致所有含膽固醇的食物一律都要敬謝不敏,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痛風 不是豆類惹的禍
自由 更新日期:2008/11/05 04:09

文/徐佳郁

最近在醫院裡,常有住院患者反映,痛風患者不應攝取豆類食品,要求醫院低普林餐食不要供應豆腐、豆干等黃豆製品,甚至把豆莢類的蔬菜一併列入禁忌食物。

◎豆類食物真的是引發痛風的罪魁禍首嗎?

不吃豆類食物是過去大家對痛風飲食的刻板印象。其實,近期的研究發現,植物性的蛋白質攝取較不會引發痛風,甚至適量攝取豆腐可增加尿酸清除率與排泄。因此痛風患者對於黃豆製品不需刻意避免攝取,至於豆莢類的蔬菜更是不用限制。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善習慣性便祕 教你三餐吃足”纖維素”
優活 更新日期:2008/11/04 09:32 uho編輯部

排 便是身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之一,食物從消化、吸收到殘渣排泄的過程大約是廿四至四十八小時。若時間超過四十八小時沒有排便,或是排便有困難,就可算得上是便 祕了。糞便沒有定時的排出,其中的水分在大腸中被再吸收,時間愈久糞便就愈乾硬,愈不易排出。糞便不只是食物的殘渣,還有許多食物的毒素,例如:食品添加 物、農藥及亞硝胺等致癌物質,也會再度被吸收。經由「腸肝循環」將這些有害身體的毒素送到身體的解毒工廠肝臟,使肝臟的工作量增加。

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張靜芬表示,便祕的人常併發腹痛、食慾不振、口臭、急躁、口乾舌燥、易疲勞、頭昏、頭痛、失眠等一連串疾病前的症兆。如果肝功能不好的人,就更會加重肝病變的發生,同時也提高了癌症的發生及復發率。相關的研究還指出:大腸癌、乳癌、老年痴呆症、高血壓、中風、心肌梗塞的可能性也會因著便祕而大增。

張 靜芬營養師提醒,千萬不要忽略便祕問題,以為只是小症狀,隱藏在其背後的卻可能是很大的麻煩。有少數人是因為疾病或服用藥物的副作用而發生便祕,所謂「器 質性便祕」,經過檢查證實這類頑固的便祕是需要就醫的,藉由藥物的治療或甚至是手術才能解決困擾。但大部份人的便祕卻屬生活作息不恰當所造成的「習慣性便 祕」,由於運動量不足、腹肌衰弱、腸蠕動慢、或是飲水不足,使糞便乾燥堅硬,特別是因為飲食中的膳食纖維吃的不夠,而糞便量少所導致。

膳食纖維具有含水的特性,足夠的膳食纖維和水可以稀釋腸內的一些毒素與致癌物質,並軟化糞便、增加重量、促進腸道蠕動、縮短糞便通過腸道的時間,有效改善便祕問題。有習慣性便祕的人應該先檢視自己的飲食是否每天吃足了廿公克的膳食纖維,並且喝足了兩千亳升的水。兒童所需的量較少,計算方法是將年齡加上五,就是兒童適合的攝取量。例如:六歲孩童建議每天要吃十一公克膳食纖維。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8/11/04 00:05

(中央社台北三日電)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每天睡眠不足六小時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將會增加超過百分之六十。

  這篇發表在「英國癌症期刊」的研究報告說,蠟燭兩頭燒的人,會大大提高罹患可能致命腫瘤的機率。

  科學家相信,睡眠不正常會擾亂身體分泌攸關重要荷爾蒙「褪黑激素」,這種荷爾蒙在預防癌症上扮演重要角色。

  日本科學家追蹤將近兩萬四千名婦女的生活習慣長達八年,他們的研究結果,提供截至目前為止的最強有力証據,証明獲得充足睡眠,攸關預防乳房腫瘤。

  研究人員發現,相較於睡足七小時者,每晚僅睡六小時或不足六小時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高出百分之六十二。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定要注意/無關窮與賤 抖腿?你少「鐵」了
NOWnews 更新日期:2008/11/03 11:59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俗語說「男抖窮,女抖賤」,其實腳抖個不停,跟這俗語沒有關係,而是可能生病了,一名中年女秘書每隔十幾分鐘雙腿就抖個不停,求醫後才發現是罹患了「不寧腿症候群」。

一名中年女秘書雙腿抖個不停,每隔十幾分鐘就要抖一會兒,她經常會腳痠、腿麻,腿不抖就會渾身不對勁,這可不是有關俗語說的「男抖窮,女抖賤」,而是罹患了「不寧腿症候群」。國泰神經內科醫師陳仁澤指出,「腳會要一直動,不動就會不舒服,再來就是說,這種情況在休息的時候,或者是躺著、坐著,不動的時候更明顯,強迫患者就是要一直去活動,通常這些病患就會伴隨睡眠障礙。」

顧 名思義,到晚間睡覺時雙腿抖的情況會更加明顯,醫師表示發生原因不明,不過部分患者跟缺鐵或是腦內多巴胺分泌異常有關,陳仁澤指出,「確實原因是不清楚, 有一些認為說,比如說腦內多巴胺的缺乏,或者是體內鐵質的缺乏,造成一些神經的不穩定,或者是一些不自主運動跑出來。」

而且臨床上發現,部分慢性病例如糖尿病、洗腎患者是好發族群,醫師建議如果是缺乏鐵劑因素,可以補充鐵劑,或者是吃葡萄乾等含鐵量較高的食物,來改善抖腿的不適。(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徐敬芸、王鴻年)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103/17/18rh3.html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運動不要傷害 騎單車有撇步
自由 更新日期:2008/11/03 04:09

記者洪臣宏/專題報導

單車自由行成為風尚,但若沒有正確觀念,恐招來運動傷害或危險,國家級自行車教練張慶瑜說,騎單車真的「有撇步」,才能安全又輕鬆。

張慶瑜指出,享受自行車樂趣首要選對腳踏車,市售登山車及折疊車可用於休閒,公路賽車則為比賽用,對一般民眾不適合;另外就是選對尺寸,不要大人騎小車、小孩騎大車。

裝備方面,除了安全帽以外,手套常被忽略,他強調,手套可以防滑、防震,避免凹凸路面手滑導致摔車,其他護膝、護肘可以選擇使用。

張慶瑜說,騎車時必須大腿與車架平行,以免出現難看的「外八」姿勢;坐墊高度以腳掌放直時微微彎曲最適宜,過低容易出現「外八」騎姿,過高小腿容易抽筋、拉傷。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