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苗條、身體質量指數(BMI)合乎標準的民眾,也有15%左右比例會有脂肪肝問題,除體質、營養過剩問題外,因急速瘦身常伴隨熱量攝取不足、營養不良等問題,當熱量攝取不足,體內的脂肪就會轉變成熱量,並釋出脂肪酸堆積在肝臟內,形成脂肪肝,增加罹患肝炎、肝硬化、肝癌風險,建議減重每週不要超過0.5公斤,循序漸進減重最健康。
目前分類:建康減重百科 (603)
- Aug 27 Wed 2008 06:35
減重急速小心造成脂肪肝
外表苗條、身體質量指數(BMI)合乎標準的民眾,也有15%左右比例會有脂肪肝問題,除體質、營養過剩問題外,因急速瘦身常伴隨熱量攝取不足、營養不良等問題,當熱量攝取不足,體內的脂肪就會轉變成熱量,並釋出脂肪酸堆積在肝臟內,形成脂肪肝,增加罹患肝炎、肝硬化、肝癌風險,建議減重每週不要超過0.5公斤,循序漸進減重最健康。
- Aug 27 Wed 2008 06:32
果糖吃太多 會變水桶腰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水果中的天然果糖成分其實會增加人類腹部器官的脂肪,成為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高危險群。這並非表示應該停止吃水果,因為新鮮水果中的果糖含量不僅沒有罐裝的糖漿高,水果的益處也大過對身體的負面影響。只是飲料常添加的果糖熱量不比其他醣類低,也無法達到減重的功能,還會在腹部器官周圍累積成脂肪,導致各種肥胖疾病
- Aug 26 Tue 2008 20:20
醫師提醒 快速減肥者容易出現脂肪肝
別以為苗條,就不會脂肪肝 |
醫師提醒 快速減肥者容易出現脂肪肝 |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2008.07.01 |
苗條或瘦皮猴也會有脂肪肝?臨床發現,在身材苗條的民眾中,約有三成五罹患脂肪肝,醫師提醒,即使身體質量指數(BMI)值正常甚至偏低著,還是有可能罹患脂肪肝,這與體脂肪分佈、營養狀況有關。 另外,快速減重時,多半會伴隨著營養不良,當熱量攝取不足時,體內的脂肪就會轉變成熱量,同時會釋放出脂肪酸堆積在肝臟,造成脂肪肝,醫師建議,適當減重最好以每週不超過0.5公斤。 書田診所肝膽胃腸科主任王志堂表示,一般成年民眾,約有15至40%有脂肪肝,上班族甚至高達43%;在西方國家的一般成年民眾中,有24至42%有脂肪肝,其中10至15%會轉變成脂肪浸潤性肝炎(NASH),進而可能會惡化成肝硬化、肝癌。 王志堂指出,台灣飲食文化盛行、酒席多、應酬頻繁,吃得好又喝得兇,再加上運動機會少,多數人營養過剩、肥胖,甚至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脂肪肝已經成為健檢最常見的診斷,發生率普遍提高。 書田診所2008年5月健檢門診資料顯示,在1000人超音波檢查聰,九有顯示有脂肪肝者685人,其中男性480人,女性205人,年齡男性多在30至40歲,女性則是40至50歲。 在已開發的國家中,脂肪肝的比例要比發展中國家多,且平均年齡趨年輕化,另外,七成肥胖者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
- Aug 26 Tue 2008 20:17
少喝含糖飲料 遠離慢性疾病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2008.08.26 |
炎炎夏日,來杯清涼的飲料可是暢快到底,不過,台北市衛生局提醒,在飲用之前,必須先端詳標示,不要為了求一時的口腹之慾,而讓自己陷入肥胖的困擾泥沼之中。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昨天公佈最新市售飲料食品標示稽查專案的結果,稽查人員總共檢查了437種品項、1萬8970件次產品,發現包括Suntory生活飲料(210毫升)等有6種產品標示不符食品衛生管理法。 主要原因在於營養標示中未標示本包裝含多少份數,有些雖標有「每日營養素需要量」,但是未依規定標明「每日營養素攝取量基準」,以致消費者無法了解或計算營養素或熱量的含量。 另外,營養標示的標題未依「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標示「營養標示」字樣,且「營養素的排列順序」與規定不符。再者,營養素之中的「脂肪及膳食纖維」以「總脂肪、規定之纖維」表示。 以Suntory生活飲料(210毫升)為例,該飲料標示中,並無標示該成分每份100ml,含有多少份,且營養標示格式與規定不符,衛生局表示,以上違反情節可依法可處新臺幣3至15萬元罰鍰,且違規產品應限期回收改正。 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飲料之前,應該先看標示,以瞭解飲品含有哪些成分?以及熱量有多少?最好盡量少喝含糖飲料。 |
- Aug 26 Tue 2008 17:58
喝牛奶有助青春期少女減肥
【大紀元9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章君宇多倫多二十四日專電)正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的一項國際醫學會議中,美國科學家提出的一份初期研究報告顯示,青春期少女若能摒棄軟性飲料,代之以牛奶,有助於減肥。
這項對三百二十三名年齡在九至十四歲夏威夷青春期少女所做的研究顯示,她們每天只要飲用美國食品指南建議一半的牛奶量便能有效的減輕體重並縮小腰圍。美國食品指南建議人們一天應喝三杯牛奶。
夏威夷大學營養學家諾瓦特妮表示,以上研究結果顯示,多喝牛奶可以幫助人們保持身材苖條,同時也能維持體重。不過她也提醒人們,在喝牛奶的同時,亦應注意軟性飲料的攝取量,以免抵消牛奶的效果。
研究人員發現,多喝一杯牛奶或多吃一小片起司可以減少腹部脂肪零點九毫米及一公斤的體重。雖然參與此項研究的都是青春期少女,但諾瓦特妮表示,多喝牛奶減肥對男性亦應有同樣的效果。
根據統計,過去數十年來,乳牛產品的消耗量減少,青春期肥胖少男少女人數卻同時增加。諾瓦特妮表示,過去數十年來,在減少青少年男女肥胖一事上,人們似乎都朝著相反的方向走。她說,人們若不警覺並及早防患於未然,青少年男女肥胖問題將日趨嚴重。
- Aug 26 Tue 2008 17:04
美報告節食減肥五年內復胖還更肥
東森新聞 更新日期:2007/04/10 13:04 記者:記者管淑平/編譯
還在努力節食減肥嗎?美國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不管是哪一種節食法,其實都沒用,體重減了又會復胖,並因此有害健康。報告說,運動才是長保體重標準的不二法門。
- Aug 26 Tue 2008 16:48
胖,健康嗎?
不論肥胖者的體重多少,有近三分之一的肥胖者是沒有糖尿病或心臟病高風險的,但卻有近四分之一的體重正常者有此風險。
這篇研究由愛因斯坦學院的研究人員Rachel P. Wildman博士、Judith Wylie-Rosett、以及同事們針對5,440位肥胖、過重、與體重正常的美國成人所進行,研究其糖尿病與心臟病的風險因子。
- Aug 24 Sun 2008 07:04
從多毛症談卵巢腫瘤
⊙何中良(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病理部主治醫師) 一位66歲婦女,發現她的下巴快速長出鬍子,平均每4-5天就要刮一次。她原本有高血壓的毛病,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物,但是那些藥物並不會讓婦女長出鬍子,因此她被轉介到成醫內分泌科,發現血中睪固酮(男性荷爾蒙)濃度增加,但是並沒有庫欣氏症候群或是其他腎上腺或腦下垂體的問題,婦產科超音波發現她左邊卵巢有一個3公分大的腫瘤,經腹腔鏡手術取出後,病理學檢查發現是一種良性的門細胞腫瘤(Hilus cell tumor),腫瘤切除後多毛的症狀便隨之消失。
這案例告訴我們兩件事情:
第一:婦女的多毛症有時可以由卵巢腫瘤引起。
多毛症一般以不明原因的多毛症以及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為主要原因,90%以上的婦女多毛症,只要給予藥物治療就可以解決。但若是鬍子出現得很快,代表血中男性荷爾蒙突然增加很多,這時就要小心是否為腫瘤所引起。
- Aug 23 Sat 2008 09:35
減肥十大迷思
⊙陳力平醫師(品悅診所纖體中心/春暉醫星球 顧問) 從親朋好友,書籍雜誌,電視媒體,到網路生活,只要您稍稍留意一下,到處都流傳著減肥小祕訣,告訴您只要如何就可以達到減肥的目的了。心動吧,但 真的做下去似乎又沒啥效果,真是叫人像敗了陣的鬥雞垂頭喪氣。其實減肥不是靠小祕訣(否則只要上網YAHOO一下就有不下上百個小祕訣,全國同胞就都夠瘦 了),也不是靠努力而已(相信各位讀者也很努力),而是要靠腦力。是的,只要您能突破腦中的減肥迷思,很快地您的努力就不會再依循白努力定律了。
臨床上最常見的減肥迷思如下,希望大家能把這十大迷思從您的腦中刪除,那成功就指日可待了,當然不能只是等待,還是要努力的。
- Aug 23 Sat 2008 07:33
每天喝茶會變酸性體質嗎

回覆醫師: 扈春安 | 回答時間:2004-06-01 16:49:26 | |
|
一般來說茶水中所含有的礦物質非常微少,所以通常將茶水歸類為中性食物,每天喝入充足的水份有助於體內酸性廢物的排除,所以不論是喝水或喝茶都有助於保持體質的健康喔! 除此之外,綠茶中含有豐富的多酚類物質,對於對抗自由基、抗老化及提高代謝率、幫助脂肪消耗都有非常好的效果,所以,要繼續保持每天喝溫無糖綠茶的好習慣喔! *楊金蓉**扈春安 聯合執筆 |
- Aug 23 Sat 2008 07:21
頭暈、走路會喘!年輕女性別輕忽貧血
若出現頭暈、走路會喘等症狀,大多數人會誤以為是心臟不好所引起的,而尋求心臟科醫師的診治,但往往經過長期治療後,卻發現症狀改善並不多,甚至有些更加劇烈,才發現另有其因。其實,鮮少有人會聯想到是貧血所造成的,以致於心臟功能失常所引起,也因此往往延誤診斷及醫治的時機。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李治宇表示,一位三十歲的年輕女性,平時月經來時血量多,且延長至7到10天,起初只感覺會稍有頭暈,容易疲倦,近一個月,感覺心悸、走路會喘、非常累,無法工作,因此至醫院求診,經血液檢查發現有嚴重貧血,其血紅素只有3克每百毫升,而並非心臟病所引起的病況,故住院做進一步檢查及治療,經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有一10公分大小子宮肌瘤。
所謂貧血就是紅血球減少,血紅素減少。正常血紅素男性為14-18克/百毫升,女性為12-14克/百毫升。低於此數值就是貧血,即男性血紅素低於14克/百毫升,女性低於12克/百毫升。
貧血常見症狀為頭暈、頭痛、虛弱、看起來臉色蒼白,走路會喘及心悸,嚴重者甚至昏厥或心臟衰竭。有些病人記憶力減退、免疫力減低、胃液減少、食慾差、且有掉頭髮及指甲變形、易斷現象出來。
李治宇提醒民眾,貧血如同發燒一樣,需找出貧血原因,爾後加以治療,例如缺鐡性貧血,若由胃潰痬所引起,則需治療胃潰痬,並補充鐡劑,長期素食者,鐡質攝取不夠,則需補充鐡質等,定期做健康檢查,若有不適症狀,立即就醫,找出原因,才能使健康不缺席。
- Aug 22 Fri 2008 13:31
兒童減肥從遠離電視開始
⊙楊名權醫師(楊氏預防醫學減肥診所院長/春暉醫星球顧問) 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除了遺傳因素外,錯誤的飲食習慣還是最大禍首,尤其近幾年國人生活水準大大提高,高油脂、糖分的飲食習慣造就不少胖子,兒童肥胖更是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現今的兒童,尤其是居住在都會區的兒童,活動空間狹小,大部分的作息都是在室內或者選擇較靜態的活動,因為運動量少,加上攝食高熱量的食物,當然也就造成肥胖現象。
根據前不久教育部針對今年上半年普查全台國小學生體重狀況,發現有一成四學生過重,一成三肥胖,另外將近一成三有體重過輕的問題,顯示台灣家庭的生活方式的確出了問題,由於社會型態的轉變,多數的家長顧慮到孩子的安全,不願小孩在外亂跑,所以台灣兒童目前最常做的休閒活動就是待在家中打電動或者看電視,如此一來,不僅運動量減少,大部分兒童還會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零食,若再喝下含糖飲料,如此一來,囤積的熱量比消耗的熱量還多,不發胖也難。
在台灣約有20%的兒童是屬肥胖體型,研究發現,兒童時期肥胖,長大後肥胖的機率也相對提高。因為兒童在成長時期,脂肪細胞的數目也會隨之增加,但肥胖兒童的脂肪數目增加得更快,脂肪細胞因儲存更多的脂肪而顯得更大,這情形若到了成年以後還持續下去會使減肥之路更加困難重重,而且肥胖除了容易造成孩童的免疫功能下降,也容易罹患感染性疾病,如支氣管炎、感冒等,且較胖的兒童往往不容易長高、心肺功能也較正常體重的兒童差,由此可知,此時的體重控制要比任何時期都來的重要。
- Aug 22 Fri 2008 08:34
認識代謝
代謝是生物體內所發生的用於維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學反應的總稱。這些反應進程使得生物體能夠生長和繁殖、保持它們的結構以及對外界環境做出反應。代謝通常被分為兩類:分解代謝可以對大的分子進行分解以獲得能量(如細胞呼吸);合成代謝則可以利用能量來合成細胞中的各個組分,如蛋白質和核酸等。代謝可以被認為是生物體不斷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過程,一旦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停止,生物體的結構和系統就會解體。
代謝中的化學反應可以被歸納為代謝途徑,通過一系列酶的作用將一種化學物質轉化為另一種化學物質。酶對於代謝反應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酶可以將多個反應結合起來,使一個熱力學上易於發生的反應加速,從而産生足夠的能量,來驅動一個熱力學上難以進行的反應,使之變得可行。一個生物體的代謝機制決定了哪些物質對於此生物體是有營養的,而哪些是有毒的。例如,一些原核生物利用硫化氫作為營養物質,但這種氣體對於動物來說卻是致命的。[1]代謝速度,或者說代謝率,也影響了一個生物體對於食物的需求量。
代謝的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即使是差異巨大的不同物種,它們之間的基本代謝途徑也還是相似的。例如,羧酸,作為檸檬酸循環(又被稱為「三羧酸循環」)中的最為人們所知的中間產物,存在於所有的生物體中,無論是單細胞的細菌還是巨大的多細胞生物如大象。[2]代謝中所存在的這樣的相似性很可能是由於相關代謝途徑的高效率以及這些途徑在進化史早期就出現而形成的結果。
- Aug 22 Fri 2008 08:16
飲食及運動可以預防及改善代謝症候群
|
|||||
|
- Aug 22 Fri 2008 07:38
代謝症候群 你還不知道的健康殺手
醫界出現新名詞「代謝症候群」,指的是危險因子集合、手牽手同時出現的現象。
如果醫病多注意症候群指標,將使預防與臨床治療更有效率。也就是說,醫界已發現,如果中圍肥胖、血中三酸甘油酯(TG)偏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等五項指標中,具有三項或三項以上便符合代謝症候群,此時就需特別注意健康已亮紅燈。因為這群危險因子與台灣十大死因榜中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密切相關。
剛發表不久,來自蘇格蘭的研究,追蹤約 6000 人 5 年後發現,「代謝症候群」患者得心臟病的機會,為一般人的兩倍,得糖尿病的機會更超過 3 倍。近幾年的研究也發現,代謝症候群與癌症、生育能力及肥胖也密切相關。
台灣人易得代謝症候群相較於全世界,國人的體質較易得代謝症候群,也就是易感性強。
雖然造成易感性大的原因,究竟是食物還是遺傳並不清楚,但都提醒我們不得不防範。
因為症候群中危險因子聯手出擊,威力甚至還勝過單一疾病的殺傷力。
- Aug 20 Wed 2008 21:52
減肥~~飽足感~
- Aug 20 Wed 2008 21:50
瘦身之星~牛奶
⊙扈春安醫師/楊金蓉營養師(晨曦生活診所/春暉醫星球顧問) 對於令人頭痛的肥胖問題妳試過了多少種方法?運動?太累了!節食?好像很難!藥物還是針灸?有點擔心!現在開始妳不必再有這些困擾了!你家餐桌上每天早上都會出現『牛奶』可能就是挽救妳身材的最新利器喔!
根據美國政府最新的研究數據顯示發現:日常膳食中含有3~4份以上乳製品的人,發胖的機率只有不吃乳製品人的6分之1!但吃些牛奶或乳酪就真能減肥嗎?別懷疑!其實牛奶可協助我們控制自己的體重已不是新鮮事了,只是最近才又更進一步得到醫學研究臨床上的證實。關鍵其實是牛奶中所含的大量鈣質。
提到鈣質一般人都只會直接連想到骨質疏鬆的問題,其實鈣質除了能加強骨骼的健康外,鈣質還可以指示血管收縮、擴張,鈣質更是重要的訊息傳送物質以幫助神經傳導訊息。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脂肪細胞是種服從鈣指示的細胞!美國田那西大學營養學系主任邁克.傑梅爾在實驗中發現,將脂肪細胞放在含有大量鈣質的血液中時,脂肪細胞會停止儲存脂肪並開始消耗脂肪;相反地,如果脂肪細胞處在含鈣量低的血液中時就會開始儲存脂肪。
- Aug 20 Wed 2008 21:35
肥胖者大部份是酸性體質嗎?
⊙曾漢棋(曾漢棋綜合醫院院長/春暉醫星球顧問) 「肥胖者大部份是酸性體質嗎?」,最近我在網路上遇到許多網友問我這個問題。其實體質分成酸鹼性是坊間流傳的說法,在正統西醫領域並沒有所謂的酸鹼體質的說法,我查遍了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近20年來刊出之醫學文獻,並沒有研究報告指出肥胖者大部份是酸性體質。
正常人血液中的酸鹼度是弱鹼性──
正常人血液中的酸鹼度是弱鹼性,PH為7.4,而且是長期都維持在穩定狀態,只要血液中的酸鹼度有輕微變化,人體就會生病。
人體如何來維持血液中的酸鹼平衡呢?
- Aug 20 Wed 2008 21:24
低胰島素減肥法
⊙扈春安醫師/楊金蓉營養師(晨曦生活診所/春暉醫星球顧問) 『 低胰島素減肥法』這個名詞最近在台灣『減肥圈』內大大的盛行,不僅在報章雜誌、網路、廣播、電視上曝光次數大增,書店裡也已經見到專書出版上架,對於圈內人的你不可不知ㄚ。
這套理論最初乃根據糖尿病的治療與預防概念加以延伸而來,原理是正常的人體攝取了使血糖升高的食物之後,胰島素的分泌會自然而然地隨之加速,好讓血糖進入細胞轉換成能量為身體利用,沒用完的能量就又會轉變成肝糖或脂肪囤積起來,所以,就成了肉眼可見的外觀改變---肥胖囉。
但由於糖尿病人的胰島素效能不佳或缺乏,吃了容易使血糖升高的食物後,可能造成體內血糖居高不下,因此,針對這一類病患攝取的食物種類將有所限制,如此一來,除了維持血糖平穩外同時可以避免胰島素過高,對於肥胖也有相當的控制效果。
- Aug 20 Wed 2008 21:21
素食與健康
有人因為宗教信仰吃素,有人想改善體質而吃素,但也有人為減肥吃素,不論什麼原因,隨著素食人口的增加,如何才能兼顧營養吃出健康呢? 現代新的素食追求者,選擇改變其原有飲食形態之目的,除在宗教哲學信念之外,更注入了對健康的考量,產生了回饋自然的情結,因而對素食在健康上的價值賦予相當的期許。 《素食的營養夠嗎?》 此一點,由長期吃素的僧尼族的健康情形,也可獲得佐證,然而,如果調配不當或偏食,或食物的選擇侷限於少數的幾種食物時,則容易產生營養上的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