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避免戲劇化的誇張了兒童的情感,譬如說:哇!天啊!好棒喔,你在沙箱裡找到一塊彩色積木!

這種興奮的口氣會讓兒童誤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或不相信自己的反應,因為他並不感到同樣的興奮.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井蛙因緣想起幾年前在上減肥諮詢師訓練時,台師大的教授說:以痛為師.

那時是講有氧運動的定義:1運動大肢體2運動中能說話3超過30分鐘4不會疼痛.

所以我們的身體會忠誠的傳達給我們各種訊號.嘴巴可能是甜的臉色卻是臭或冷漠的,身體絕不說謊^^

有篇疼痛是本身釋出的對話,當身體有事要告訴你的時候,疼痛就產生了,一般人馬上的反應一定是想要抗拒這個疼痛,無論是積極地看醫生, 吃藥,或是消極地忽略疼痛, 轉移自身注意力,都等於是在抗拒自己的身體與否定自我,如果你不用頭腦去分析這個疼痛,反而用心去感受這個疼痛, 體驗疼痛的全部,這個疼痛對你的威脅就會越來越小,因為身體要跟你講的話已經傳達完了,井蛙試過真的有幫助!

除了身體的疼痛,我們的想法也會造成逼真有感的痛,俗稱痛苦.而痛苦存在的目的也是要讓我們解決痛苦.所以拜倫凱蒂說:所有不舒服的感受都是善意提醒我們的鬧鐘.希臘古學者愛彼課泰德在西元一世紀就發現:困擾我們的並非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想法.所以,心痛嗎?這是身體在說:我很不舒服,請改變想法^^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魯道夫.德瑞克斯(1897-1972)是美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之一,他相信孩子所有的行為都有其目的,於1964年他與護士維琪.舒茲合作,集畢生與孩子相處的經驗寫成親子關係一書,簡單扼要的提供了父母如何有效的處理孩子從學步期到前青春期一些容易發生的問題。

 

簡單的說,他認為孩子的不良行為通常有四個錯誤的基本目標:注意、權力、報復和逃避

 

父母可以藉由檢視自己的感覺來判斷孩子用了那一種錯誤的目標,當你覺得有點煩時,孩子通常是想得到注意,這時要有耐心的以無聲的方式讓孩子有被愛的感覺。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早上瀏覽臉書,井蛙發覺自己對一些看法有些排斥,而且近乎苛求.

自知有對文字執著的毛病!有點像自設的文字獄!因此所排斥的都回頭看了第二次,這回卻驚訝的發現:當時排斥時所未看出原文中的道理!竟像從未看見一樣!在生活中也會突然想起某人說過的話,原來頗不以為然,當下卻變得十分有理.的確人是有選擇性看見的慣性,當看到全部時,情緒悄然遁形或轉化^^

心想自己的轉速一直太快,聽說這樣是忽視已擁有的,而想要沒有的一種心態....這樣的確會帶來焦慮感!在腦筋受情緒左右時,變得主觀武斷,並隱含著防衛與反擊,所謂的防衛機轉取代了清明的智慧.

因此告訴自己:放慢,放輕鬆,慢活^^耳邊響起凱蒂的輕哼:我什麼都不知道,我哪知道風該往哪吹,風該不該吹...

ps防衛機轉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10150111013485496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6689

第一部 「兒童技能」15個步驟

步驟  變換問題的技能 →著找出克服問題應當學習什麼技能
步驟  決定學習的技能 →經常和孩子交談,相互瞭解該從什麼技能開始學起
步驟  尋找學習事物技能的有利點 →讓孩子發現學到技能有什麼好處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黛比福特:愛,如果不包括接納所有的自己,那就不是完整的愛.向內找出我們要從別人那裏爭取甚麼?然後再把找到的東西給予自己.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晚兒子神秘兮兮的拉我進他的房間,

說他有件事和媽媽想法不同,但要守密.井蛙說好,聽了之後我問:會不會媽媽那時在忙甚麼沒注意聽你說話?兒子說媽媽那時在聽歌但有拔下耳機轉頭傾聽.井蛙問會不會每人想法都有不同的時候?並講了個兩個孫子一起聞到馬糞,但一個皺眉嫌臭,另一個興奮因為他想有馬糞必有小馬的故事.兒子似有所悟!

因為井蛙從聆聽老婆說話,進而老婆有時也會聆聽我說話,更進化到老婆有時也會聆聽兒子說話,昨晚兒子在床前興奮的說他在家照書本實驗自創玩具的事時,井蛙夫妻倆很有默契的一個停看電視一個停看書,一起轉頭專心聽兒子說,並對兒子得意的表情會心的夫妻對看一眼.聆聽真是太神了,光積極聆聽就能達到部分溝通的目的.

但現在想起所謂聯合小孩打擊配偶,又心疼起老婆要求小孩時自己的不開心!維持房間整潔或許很重要,但能與孩子心連心不是更重要嗎?一直跟老婆說開心比房間整潔重要,何況嚴厲的要求也會導致孩子說謊與自己漸行漸遠!經常對老婆說:希望你開心,孩子有他自己的命運.或許前一句比較有效,老婆對孩子拿出溫柔體貼的一面漸增.有時也會照夫妻默契推出井蛙當所謂壞人^^不過溝通不一定需當壞人,給予信任清楚的設下安全圍籬,同時尊重與允許圍籬內孩子的自由與自主權,這樣孩子的表現通常都令人滿意.安全圍籬理念來自淑英同學分享的書-跟孩子說對話.感恩!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created&&note_id=10150158721435496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黛比福特:你要擁有擁抱的,不只是黑暗的陰影,還有光影.

也就是你否認擁有,投射到別人那裏的正面特質.

井蛙:加上黛比說的光影,負面與正面的投射於焉完整!

所以很喜歡某人的特質嗎?如是:他有的你都有,而你可依此正增強開發自己潛力.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愛自己,世界就不愛我,左腦會幫我找證據編故事,因為我眼中的世界是我投射出來的,所以想擁有愛,努力愛自己先^^愛自己會不忍心看自己不開心,所以能讓自己開心就增長了愛自己的經驗與能力,如此就能駕輕就熟愛別人!一個有愛的能量的人,很難不被愛^^如是擁抱陰影轉正:我愛自己當然世界愛我^^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井蛙:愛是展現能力,被愛是享受回饋^^被愛亦如同被啟發而發現自己愛的蘊藏,然後展現能力享受回饋,如此輪迴^^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黛比福特:我們一直浪費能量找理由說:某件事不是我的錯.指責別人容易多了,但那是死巷.井蛙:部分如是!凱蒂說:指責別人容易多了,這是真的嗎?Breny Brown:指責別人原為釋放痛苦不安,井蛙:但依據吸引力法則,你一直不想要的卻如同為他添材加火助長其能量,所以黛比也說過:所抗拒的必反過來支配你.井蛙:努力指責別人,然後發覺指向自己的四指,如此跟隨凱蒂獲得釋放得到自由.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衝著未曾經驗過的團療,今天與好友參加主題如標題的--夏林清教授在蘆荻社區大學,「家庭經驗工作坊」,它是一個跨社群、讓不同社會位置的人,透過「歷史、經濟、性別」等多元的視野,得以敘說、理解夾雜在家庭內外的各種矛盾與衝突。

在蘆洲一個國小川堂,說有超過200人.果然跨社群,記得有:精神病友,喜憨兒,心理相關科系學生,社區大學學生,菲橋關懷團體,香港來台學生,跨國婚姻聯盟等.

第一次與精神病友如此近距離接觸,從他們的肢體與言談對應中,深深感受他們的單純與可愛的執著^^這對井蛙未來有機會上線時,會在視覺創造力的補足上很有幫助!

各社群對婚姻與性的看法各有不同,透過積極聆聽,井挖深感所謂團體的智慧.超棒與特別的一堂體驗!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