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v 30 Sun 2008 07:41
減重減肥常見Q&A
- Nov 30 Sun 2008 07:36
禁食最傷身 瘦身別亂試
- Nov 30 Sun 2008 07:36
禁食最傷身 瘦身別亂試
- Nov 29 Sat 2008 07:12
調查:科技人血脂過高比例常人3倍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8日電)一項針對科技人的血脂調查指出,科技人血脂過高的比例是常人3倍,10年內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常人高5成,現在不景氣,醫師說,科技人這時更要顧健康,儲備東山再起的本錢。
台 灣動脈硬化暨血管病醫學會秘書長何奕倫指出,今年初在3大科學園區訪問近千人,發現9成的科技人天天外食,甚至有6成三餐都「老外」,9成的科技人每天至 少工作8小時,且無法每週3次每次至少運動30分鐘,這種外食、長時間工作、運動不足的生活型態,是科技人用健康換來科技產業榮景。
在這項 調查中,40歲以上的科技人,男性總膽固醇值超過240的比例是37%,女性是34.4%,大約比一般人的普查值高出3倍;在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 醇宜高於40mg/dl)方面,科技人未達理想的比例比一般人多兩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宜低於160mg/ dl)方面,更高出普查值的5到10倍。
進一步分析,女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三酸甘油酯值未達理想值的比例,比男性更嚴重。不僅如此,何奕倫說,30歲以下的科技人,血脂異常比例也超乎同年齡層一般人。
這項調查是在今年初景氣熱絡時進行,受訪的科技人雖未發病,但卻已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的高危險群,如今景氣衰退,部分科技大廠減產、裁員或強迫員工休假,何奕倫認為,往好處想,科技人終於有時間保養身體,回家顧健康,儲備再起的本錢。971128
- Nov 29 Sat 2008 07:12
調查:科技人血脂過高比例常人3倍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8日電)一項針對科技人的血脂調查指出,科技人血脂過高的比例是常人3倍,10年內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常人高5成,現在不景氣,醫師說,科技人這時更要顧健康,儲備東山再起的本錢。
台 灣動脈硬化暨血管病醫學會秘書長何奕倫指出,今年初在3大科學園區訪問近千人,發現9成的科技人天天外食,甚至有6成三餐都「老外」,9成的科技人每天至 少工作8小時,且無法每週3次每次至少運動30分鐘,這種外食、長時間工作、運動不足的生活型態,是科技人用健康換來科技產業榮景。
在這項 調查中,40歲以上的科技人,男性總膽固醇值超過240的比例是37%,女性是34.4%,大約比一般人的普查值高出3倍;在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 醇宜高於40mg/dl)方面,科技人未達理想的比例比一般人多兩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宜低於160mg/ dl)方面,更高出普查值的5到10倍。
進一步分析,女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三酸甘油酯值未達理想值的比例,比男性更嚴重。不僅如此,何奕倫說,30歲以下的科技人,血脂異常比例也超乎同年齡層一般人。
這項調查是在今年初景氣熱絡時進行,受訪的科技人雖未發病,但卻已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的高危險群,如今景氣衰退,部分科技大廠減產、裁員或強迫員工休假,何奕倫認為,往好處想,科技人終於有時間保養身體,回家顧健康,儲備再起的本錢。971128
- Nov 29 Sat 2008 07:09
楊定一:健康第一課 心念轉變
【元氣周報/楊定一】
之前曾再三強調心念轉變的重要性,因為心念的轉變是追求健康最踏實的第一步。也許有些讀者朋友會質疑這看法,甚至認為這觀念是偏向哲學或宗教的領域,而非醫學或科學的範疇。其實身心健康是完整且不可分的一體,心靈或情緒上的和諧與生理上的健康是環環相扣的。
隨著科技或工業的進步為民眾帶來許多便利,人們生活的步調也愈來愈緊湊,尤其這幾十年來快速的生活步調是歷史上所未曾見過的。現代人的生活如此方便,我們 使用的手機、電腦或電視等各式電子用品,幫助資訊快速的交流傳遞,但無形中也累積了不易紓解的緊張與壓力。長期下來,種種生活上的緊繃影響了身心應有的協 調。雖然醫學如此快速的發展,基本上未必能完全解決所有壓力造成的焦慮或心靈失衡狀態。
同時,各種對生活上的要求與期許,也可能讓人們生活在不斷的煩惱中。不光是對自己的期許,有時對家人或孩子有更大的期望,一旦有認知與期望上的落差,失落感或煩惱便可能產生。
- Nov 29 Sat 2008 07:09
楊定一:健康第一課 心念轉變
【元氣周報/楊定一】
之前曾再三強調心念轉變的重要性,因為心念的轉變是追求健康最踏實的第一步。也許有些讀者朋友會質疑這看法,甚至認為這觀念是偏向哲學或宗教的領域,而非醫學或科學的範疇。其實身心健康是完整且不可分的一體,心靈或情緒上的和諧與生理上的健康是環環相扣的。
隨著科技或工業的進步為民眾帶來許多便利,人們生活的步調也愈來愈緊湊,尤其這幾十年來快速的生活步調是歷史上所未曾見過的。現代人的生活如此方便,我們 使用的手機、電腦或電視等各式電子用品,幫助資訊快速的交流傳遞,但無形中也累積了不易紓解的緊張與壓力。長期下來,種種生活上的緊繃影響了身心應有的協 調。雖然醫學如此快速的發展,基本上未必能完全解決所有壓力造成的焦慮或心靈失衡狀態。
同時,各種對生活上的要求與期許,也可能讓人們生活在不斷的煩惱中。不光是對自己的期許,有時對家人或孩子有更大的期望,一旦有認知與期望上的落差,失落感或煩惱便可能產生。
- Nov 28 Fri 2008 18:34
大腹翁、小腹婆 小心肝包油
文/黃莉棋
許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拿到例行的健康檢查報告後,發現大部分的報告都在正常範圍內,卻還是有一、二項不及格的紅字。這些項目中,即使B型肝炎和C型肝炎呈現陰性,但是有肝功能異常現象的人卻有愈來愈多的趨勢。
過去幾年,台灣的B型肝炎、C型肝炎和酗酒造成的酒精性肝炎發生率在全球一直名列前茅;在政府推動預防接種、使用無菌針頭政策後,病毒性肝炎的發生率下降不少。但是另一類型的肝炎卻悄悄增加了。
以前,許多人認為脂肪肝就是「肝包油」,沒有明顯的症狀,應該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例如肝纖維化或是肝硬化。但是,最近許多研究結果顯示,還是有少數的脂肪肝病人會進展到肝硬化或是肝癌,大家可不能太過輕忽。
- Nov 28 Fri 2008 18:34
大腹翁、小腹婆 小心肝包油
文/黃莉棋
許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拿到例行的健康檢查報告後,發現大部分的報告都在正常範圍內,卻還是有一、二項不及格的紅字。這些項目中,即使B型肝炎和C型肝炎呈現陰性,但是有肝功能異常現象的人卻有愈來愈多的趨勢。
過去幾年,台灣的B型肝炎、C型肝炎和酗酒造成的酒精性肝炎發生率在全球一直名列前茅;在政府推動預防接種、使用無菌針頭政策後,病毒性肝炎的發生率下降不少。但是另一類型的肝炎卻悄悄增加了。
以前,許多人認為脂肪肝就是「肝包油」,沒有明顯的症狀,應該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例如肝纖維化或是肝硬化。但是,最近許多研究結果顯示,還是有少數的脂肪肝病人會進展到肝硬化或是肝癌,大家可不能太過輕忽。
- Nov 28 Fri 2008 18:32
餐前吃麵包 當心越減越肥
減重的第一個方法,而且可能是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少吃。而要少吃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出一個控制食慾的方法。一個起步的好方法就是,吃蛋白質。
在飲食中吃些高蛋白質的食物,可以讓細胞減少食慾。根據《細胞新陳代謝》(Cell Metabolism)期刊上的一篇報導指出,法國國家衛生與醫學研究院和里昂大學所做的一項動物研究發現新的證據,可以解釋高蛋白的飲食如何降低食慾。這項研究發現,飢餓感與飲食中的多量元素有巧妙的關連。(多量元素就是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以產生荷爾蒙反應,並且供應身體正常運作的素材,以及修復受損的細胞。)
這 項研究的撰稿人米修克斯博士(Gilles Mithieux)說:「眾所周知,食用蛋白質會降低動物和人類的飢餓感和食物吸收。」然而,蛋白質究竟如何影響食慾仍然不清楚。早期的研究指出,食用蛋 白質對於引起飢餓感的荷爾蒙的影響效果不大。這項新研究的發現非常驚人:高蛋白質的飲食會刺激小腸產生葡萄糖。當肝臟感受到葡萄糖增加,並告知大腦,就會 使得動物少吃一些。
不要弄得太複雜,這項研究的結論就是:不但蛋白質可以減少食慾,腸子吸收了葡萄糖也會引起腦部控制食慾的反應,因此就可以減少食量。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建議,每次用餐和吃點心的時候,先吃蛋白質。
然 而,蛋白質並不是唯一能夠控制食慾的多量元素。例如,魚(含有蛋白質)和新鮮蔬果(低糖碳水化合物)也會讓你有飽足感,以免吃得過多。這和我們經常食用的 高糖碳水化合物正好相反。事實上,這些食物會造成吃過量的惡性循環——你吃得愈多,愈想吃。只要在餐廳裡面坐下來,就可以看到在晚餐之前擺上麵包籃,這就 是明顯的例子——只要吃上一小片麵包,就立刻刺激食慾,而且鼓勵你吃過量。下次你外出用餐的時候,不妨略過正餐前的麵包,改吃燻鮭魚或是蕃茄醬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