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孩子情緒低落
香港的父母向來較為關注孩子的行為問題,對於子女的情緒困擾則較忽視。近年來,可能由於孩子輕生的事件多了,青少年的情緒問題才漸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再者,心理學界近年流行起情緒智商的概念,一般大眾亦開始重視個人情緒的正確處理。我在青少年的情緒方面作過多項研究。結果顯示,十個青少年中有三個會有一些明顯的情緒困擾癥象。這清楚表明,青少年的情緒困擾,絕非罕有的現象。再者,若他們不能妥善處理這些困擾,他們的學業表現和人際關係都會受到影響。
十一歲的麗娟在過去兩、三個星期,都表現情緒低落。每天放學回家後,除了吃飯的時間外,她都躲在房中,甚少和父母談話。她向來喜歡唱卡啦OK,但在這段日子也不感興趣。很明顯,麗娟有很強的失落感。事情由於她的兩位摯友,都因家庭遇到經濟問題,在三星期前退了學。她們自一年級開始同班,由於興趣相近,漸漸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她倆的離去,對麗娟造成很大的打擊。在初期,父母明白到女兒失去摯友的心情,便安慰她說:「好的朋友多的是,不要為這些小問題而煩惱。」可是,麗娟的心情一直沒有好轉。這對父母的耐性,的確是個考驗。
父母後來對女兒的情況實在不耐煩。當他們看到女兒的測驗成績出現大倒退時,更是怒火中燒。麗娟對差勁的成績,沒作甚麼解釋。父母開始忍不住了,便責罵她不長進。母親說:「你這兩、三個星期來,都是苦?咀臉。你看,成績又退步了這麼多。你怎可為兩個同學轉校,便弄成這個樣子。不知我死去時,你會否這樣傷心。」這當然反映出母親的不滿,但麗娟聽在心?,除了覺得母親不諒解她外,實在於事無補。母親後來找學校的社工求助。在聽過母親的?述後,社工表示明白她的心情,但她亦指出,父母的不安已令他們作出了些無助女兒解決問題的反應。社工這番話,正是母親當時內心的寫照。事實上,父母的煩厭、無助和嫉的心情,的確將他們對女兒的關懷,轉化成排斥。
在和社工商談後,母親明白到,她必須保持心態平靜,才能發揮對女兒的關懷。她知道要不斷提醒自己,女兒的情緒反應,是青春期子女的常見現象。父母屢勸無效,並非表示自己在女兒心目中沒有位置,而是她需要時間來克服自己的困擾。她亦明白到,父母保持對女兒的支持,是至為重要的。情緒低落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事情。在青少年階段,這種情況更是常見。當子女出現情緒低落時,父母須留意以下數點:
父母必須接納孩子的感受。很多時,父母會輕視困擾子女的事情。例如,子女會為朋友的一句說話、老師對其他同學的稱讚、或者失去一件小禮物等,情緒低落好幾天。父母因而會說「你不要這般小器」、「那有甚麼大不了」、「不要為雞毛蒜皮的事而不開心」等話。然而,在孩子的角度,這些事情可能的確是很重要的。父母這些話,只會令孩子感到父母不了解他們。故此,父母須慎防說出這些否定孩子感受的說話。
父母亦不宜給子女太多的安慰。很多父母抱有誤解,以為向子女說「看開點吧」、「事情會好些的」、「不要胡思亂想了」等說話,他們的心情便會好些。父母的用心,無非是希望子女不再為事情苦惱。但事實上,子女的心情,是不會因這些安慰而立刻恢復過來。
支持子女的最佳方法,莫如耐心聆聽他們的感受。父母適宜找時間和子女私下談話,了解他們的心情。父母可採用積極聆聽的技巧,例如說「我明白這一定令你很難受」、「我相信你會感到很難過」等話。這可以令子女感到父母支持自己。父母須讓他們盡訴心中的憂傷,靜心聆聽他們的煩惱,避免過早提議解決方法。若能加上一些適當地擁抱,孩子所感受到的關懷,正是盡在不言中。
---------------------
謝佳潔祝福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