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飲食西化、工作壓力大,便秘已成為現代人最普遍的「文明病」,專家提醒,想要遠離大腸直腸癌,須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讓腸道保持年輕,身體才能正常運轉。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結腸直腸癌目前已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第2位,僅次於肝癌;國健局針對98萬名民眾進行的大規模篩檢發現,50到69歲民眾,每一千人就有一人罹患結腸直腸癌,每一百人就有一人檢出息肉。癌症防治組組長孔憲蘭認為,這個數據還算是低估的。
大腸直腸息肉 10年後可能成癌
因為,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的民眾裡,只有七成五的人,願意接受大腸鏡篩檢,真正有結腸直腸癌和息肉的患者,應該更多。
研究發現,大腸直腸有息肉者,十年後有可能演變為癌症。新光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李育瑜提醒,經常便秘的人,毒素容易長期累積在腸道,是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高危險群。
從腸道消化速度分析,喜歡吃肉類等動物性食物,腸道蠕動較慢;蔬果從嘴巴吃進去到從肛門排出的時間,大約是一至兩天,但吃肉類等動物性食物,腸子蠕動變慢,至少要經過三至五天才會排出,糞便停留在體內越久,越容易引起細胞病變。
什麼樣的情形算是便秘?李育瑜表示,排便狀況因人而異,有的人每天一次,也有的二、三天一次,大多數的人排便的習慣是一天三次到三天一次,每次的排便量大約100~300克。
廣義來說,任何人只要排便時感到不舒服、不順暢,都可稱為便秘;如果有人二、 三天才排便一次,但身體很舒服,並不算便秘。若是三、四天都無法排便,或是每天都排便一次,但排量非常少,也可以算是便秘。
如何知道自己腸道是否健康?李育瑜建議,不妨從便便的顏色、形態、味道觀察。
便便半浮半沉 軟硬最適中
一般便便最理想的「顏色」是黃金色、黃土色、黃褐色,「形狀」是香蕉狀或牙膏狀,排出的便便在馬桶上最好是「半浮半沉」,表示糞便的纖維質含量夠多,沉到水底的便便反而不好,表示太硬且纖維質太少。另外,健康的便便,味道不會太重,便秘則會有惡臭。
從排便顏色也可以看出身體警訊。若是黑色便便可能是胃、十二指腸、小腸上段等消化道出血,原因可能是潰瘍、甚至癌症,千萬不能大意。綠色便便較少見,若不是食物造成,可能是急性腸炎或食物中毒。紅色便便,要懷疑是大腸癌,潰瘍性大腸炎或痔瘡。
另外,出現血便也要特別當心。李育瑜說,血便一定有原因,如果是排便之外也會出血,可能是直腸癌病變或痔瘡;如果是便便外部附著血液,可能是潰瘍或是痔瘡。
便便四周有油,或馬桶水面有浮油,可能是消化不良,或胰臟有問題。排便太細,總是覺得排不乾淨,則表示腸道可能因某些因素變窄,須特別留意。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表示,現代人愛吃肉和高油食物,使得腸道乾澀而引發熱結型便秘,這類患者常同時有口臭及口乾的困擾,容易腹脹腹痛。
另外,久坐少動的上班族,或怕流汗、懶得動的女性,容易有氣滯型便秘,患者常覺得滿肚子大便卻拉不出來。
蔬菜水果穀類食品 有助蠕動
他建議,便秘時可以按摩腹部的上脘、中脘、大橫、腹結等穴位,以肚臍為中心,依順時鐘方向按壓,來幫助排便。
李育瑜表示,攝取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改善並預防便秘,因為膳食纖維可增加糞便體積,刺激腸胃蠕動,而且有助於腸道細菌生態的平衡;一般未精緻的全穀類食品及蔬菜水果,都富含膳食纖維。
除了多吃蔬果攝取纖維,每天至少要喝八大杯水,來增加糞便的溼潤度,早上起床時,不妨喝一杯鹽水,促進腸道反射運動,也有助順利排便。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921/4/16a50.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