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紀念醫院)全民推廣減重運動高喊的「挑戰1824」口號,將面臨新挑戰!馬偕醫院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計畫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23以上,罹患各種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即大幅增加,若大於25以上,十年後罹患高血壓的危險性是體重正常者的2.7倍,罹患高三酸甘油症的危險性提高3.2倍,高尿酸血症的危險性也達到2.8倍;值得注意的是,發生糖尿病的危險性更高達14.8倍。 國內外的研究均顯示,肥胖與代謝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有顯著的相關性,馬偕醫院歷時十年,分析1027名健康檢查者資料,試圖找出原本沒有任何心血管疾病或肥胖情況的人,十年後罹患相關疾病的機率,結果發現,BMI值高於23者,十年後罹患心血管相關疾病的比例大增,且女性的危險性更勝於男性。該項研究並已刊載在台灣醫學會雜誌。 衛生署訂定的國人肥胖定義,將BMI值 24訂為國人體重過重之切點,一旦BMI提高到24以上時,各種心血管相關疾病危險性即明顯提高,並建議BMI超過標準者,應隨時以飲食控制、運動及生活習慣修正等方式,達到最佳的身體狀況。 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黃麗卿表示,1027位參與計畫者的年齡層介於21至56歲之間,分析資料後發現,BMI值若大於23,十年後發生高血壓及高尿酸血症的機會,比BMI值低於23以下者高,不僅再度證明體重過重與代謝疾病及心血管疾病之間有顯著的相關性,為增強民眾健康管理概念,早期預防肥胖,減低心血管疾病發生機會,同時建議國人體重過重指標切點應該下修BMI值為23,以符合實際情況。 黃麗卿表示,根據研究顯示,肥胖對發生糖尿病的可歸因危險百分比達70.8%,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亞太地區體重過重切點為BMI 23,肥胖的切點為BMI 25,僅台灣以BMI 24為體重過重切點;但根據研究顯示,當 BMI值超過23時,各項健康危險警訊便開始增加,因此不得不提醒民眾及早注意體重管理問題。 黃麗卿表示,控制體重應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飲食習慣上宜多攝取高纖、低熱量食品,每周應維持150分鐘以上的中度運動,但考量現今忙碌的生活腳步與有限空間,快走不失為最好的運動方式,並希望可以達到每日一萬步的目標。 此外,建議民眾養成每周量體重、每月量血壓,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民眾,每年應抽血檢查血糖及血脂肪,以達到有效管理體重,早期預防疾病的目標。 ﹝資料來源:春暉醫星球﹞
http://tw.health.yahoo.com/090317/58/3w2ks.html

Easy:bmi可立刻換算

 理想體重計算機


 下載減重計劃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easy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